淬硬性和淬透性是表征钢材接受淬火能力大小的两项性能指标,它们也是选材、用材的重要依据。
淬硬性是钢在理想条件下进行淬火得到马氏体后硬化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的能力。决定钢淬硬性高低的主要因素是钢的含碳量,更确切地说是淬火加热时固溶在奥氏体中的含碳量,含碳量越高,钢的淬硬性也就越高。而钢中合金元素对淬硬性的影响不大,但对钢的淬透性却有重大影响。
淬透性表示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时获得淬透层深度的能力,主要受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和合金元素的影响,指在规定条件下,决定钢材淬硬深度和硬度和硬度分布的特性,钢材淬透性好与差,常用淬硬层深度来表示,淬硬层深度越大,则钢的淬透性越好,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它的化学成分,淬透性好的钢材,可使钢件整个截面获得均匀性一致的力学性能以及可选用钢件淬火应力小的淬火介质,以减少变形和开裂。
钢的淬透性的测定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临界直径测定法和端淬试验法。
临界直径测定法 钢材在某种介质中淬冷后,心部得到全部马氏体或50%马氏体组织时的最大直径称为临界直径,以Dc表示。临界直径测定法就是制作一系列直径不同的圆棒,淬火后分别测定各试样截面上沿直径分布的硬度U曲线,从中找出中心恰为半马氏体组织的圆棒,该圆棒直径即为临界直径。临界直径越大,表明钢的淬透性越高。
常见钢种的淬火临界直径表:
序号 |
钢 号 |
淬火临界直径(㎜) |
|||
静油 |
20℃水 |
40℃水 |
20℃5%NaCl水溶液 |
||
优质碳素结构钢 |
|||||
1 |
15 |
2 |
7 |
5 |
7 |
2 |
20 |
3 |
8 |
6 |
8 |
3 |
25 |
6 |
13 |
10 |
13.5 |
4 |
30 |
7 |
15 |
12 |
16 |
5 |
35 |
9 |
18 |
15 |
19 |
6 |
40 |
9 |
18 |
15 |
19 |
7 |
45 |
10 |
20 |
16 |
21.5 |
8 |
50 |
10 |
20 |
16 |
21.5 |
9 |
55 |
10 |
20 |
16 |
21.5 |
10 |
60 |
12 |
24 |
19.5 |
25.5 |
11 |
20Mn |
15 |
28 |
24 |
29 |
12 |
30Mn |
15 |
28 |
24 |
29 |
13 |
40Mn |
16 |
29 |
25 |
30 |
14 |
45Mn |
17 |
31 |
26 |
32 |
15 |
50Mn |
17 |
31 |
26 |
32 |
合金结构钢(YB6-71) |
|||||
16 |
20Mn2 |
15 |
28 |
24 |
29 |
17 |
30Mn2 |
18 |
33 |
28 |
34 |
18 |
35Mn2 |
![]() |